客户端
孔子网客户端
融媒矩阵
尼山世界儒学中心
中国孔子基金会
尼山世界儒学中心
邮箱
kongziwang2007@126.com
English
|
日本語
|
한국어
尼山世界儒学中心
中国孔子基金会
主办
尼山中华优秀传统
文化联合研究生院
中国孔子
基金会
尼山世界
文明论坛
首页
儒学快讯
文化视野
直播
公开课
传承者
孔子会客厅
儒林论道
纪录
首页
>
国学壹点
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。
董子名言:仁谓往,义谓来;仁大远,义大近
发布时间:2022-03-09 13:58:43
来源:中国孔子网
编辑:于建峰
(文章、图片、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
视频简介:
今天我们讲董仲舒名言“仁谓往,义谓来;仁大远,义大近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:仁是向外施与别人,所以是“往”;义是向内责于自我,所以是“来”。仁施与得越远越值得赞美,义要求自己越切近越值得赞美。董仲舒用“往、来、远、近”四个字明确了仁、义作用对象的方向性差异。这是他对先秦儒家仁义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先秦儒家的“仁”强调“亲”,董仲舒则强调“远”。他适应汉代大一统政治的需要,要求最高统治者跳出家族小圈子,面向天下,实施广泛的仁爱,为百姓深谋远虑。董仲舒的“仁大远”思想,对于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。
展开
相关推荐